當我們陷於低潮的時候,都希望有奇蹟降臨在我們身上;但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,是否願意去做那個創造奇蹟的人呢?!

在社會上所有做一切事情,要成就一切業績,都必須首先要具備信心、信念、信仰,這是最基礎的條件,具備此條件以後,才能去實施,所以具信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。同時,具信要信正,如果信心不正,聽信旁言,最後也得失敗。信正就是要斷理準確,確定自己崇信的是否屬於真理,並且鑒於這種道理而具備信心去爭取獲得,那麼,正如哲言中所云,具信方能實之於業,付諸於具體行動、去爭取事業的成功。具信的行為,按照選定的目標前進,遇到任何困難也不退步,最後終能取得信正之中的目的。所以,一切事業的成就都是在於要具信心,如果沒有信心就根本談不上要去做事業,因此具信是基礎,所以其成就才會生機於信正之內。

想和大家分享兩個故事,看看大家(你)又會如何選擇?

《故事一》
某家公司有一個傳統,每年聖誕節夜都會舉辦晚會,並舉行抽獎。

抽獎的規矩是這樣的:每個員工都繳交十元美金做為基金,全公司共有三百人,換句話說,共能募集到三千美金,而被抽中的幸運兒,就可以將這些錢全抱回家。

抽獎當天,辦公室洋溢著熱鬧的氣氛,每個人紛紛在紙條上寫下自己的名字,投進抽獎箱中。

但是,一個年輕男子下筆時卻猶豫了。因為他想到,公司的清潔阿姨體弱多病的兒子最近要開刀,但她卻沒有錢支付手術費用,讓她非常煩惱。

於是,儘管知道抽中的機會渺茫,只有三百分之一的機會,但男子還是在紙條上,寫下了那名清潔工的名字。

緊張的時刻來臨了,老闆在抽獎箱中翻攪了一番,最後抽出一張紙條,而男子也在心中不斷地禱告:希望清潔阿姨可以得獎 ……接著,老闆慎重宣布得獎人的名字,奇蹟發生了!

中獎的竟然真的是那位清潔工!辦公室爆出歡呼聲,清潔阿姨連忙上台領獎,幾乎喜極而泣的她,感動地說:我真是幸運!有了這一筆錢,我兒子就有希望了!

晚會開始,男子一面想著這個「聖誕奇蹟」,一面踱步到抽獎箱旁,他順手摸出一張紙條,不經意地打開一看,上面寫的,竟然也是清潔阿姨的名字!男子非常吃驚,接連又抽出好幾張紙條,上面的字跡雖然不一樣,但寫的名字全都相同,一一都是那清潔阿姨的名字!男子紅了眼眶,他赫然明白,世界上真的有聖誕節的奇蹟,只不過,奇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,而要人們自己去創造!

《故事二》
有一天下午,我跟一個朋友到郊區散步,突然,有一個穿著破爛的老人靠了過來,手中提著一袋袋青菜推銷。那些青菜的賣像很差,菜葉脫水枯黃,上面還有一個個蟲咬的小洞。但朋友二話不說,一口氣買了三袋;老人還很不好意思地解釋:「這菜是我自己種的,前陣子下大雨,菜都泡爛了,樣子不好看,真抱歉。

老人離去後,我問朋友:你回家真的會吃這些菜嗎?

他想也不想地說:不會,這些菜已經不能吃了。

那你為什麼要買?

因為那些菜不可能有人買。如果我也不買,那個老人恐怕就沒有收入了。

朋友的善行讓我十分佩服,所以我追上老人,也跟他買了一些菜。那老人非常高興地說:「我今天賣了一整天,只有你們肯買,真是謝謝你們。」

幾把根本不能吃的青菜,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
當我們陷於低潮的時候,都希望有奇蹟降臨在我們身上;但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,是否願意去做那個創造奇蹟的人呢?!

其實你不是在幫別人,你是在幫自己

大部分我所知道,我所認識的人,那些看似付出很多的人,其實都得到最多,那些對這個社會上貢獻最多、無私付出的人,他們在付出後同時回饋的,就是獲得很多尊敬跟幫助。如同社會有許多人,在工作之餘或茶餘飯後,會到政府立案的組織或機關團體,參加無給職的工作,我們稱為”志工“或”義工“。

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,是否願意去做那個創造奇蹟的人呢?!幫助他人,不應該只歸類為一種付出,它更是一種獲得,因為施比受更為有福!這聽起來好像有點玄,但事實正是如此,幫助別人最多的人會得到最多,如同地球是圓的,因果循環在不變定律中運行。

當然學習和發願要走出家庭去服務他人,本身也必須具備相應條件和因緣。如同我認識的有些不同行業的人,他們退而不休,不但讓自己藉由義務工作的環境,充實更多知識,同時也將其本身的專業去幫助更多需要他幫助的人。所以付出會讓自己每天生活更充實,而且視野更寬廣,對事情的看法也會更客觀化,不但身心健康,又可以認識更多不同社會層面的朋友,擁有達觀的見解與生活。

學習釋迦佛陀和羌佛的教義,讓我們學會放下我執和修四無量心,真正的修行是要履行佛菩薩的意、言、行。由學習變成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好人,無時無刻不在努力精進自己的能力,才能為他人或因緣合和時幫助需要幫助的眾生。而這些累積善業的人生經歷,是以金錢、身分、地位所無法衡量和獲得的,無私奉獻的人,有自信又自利利人!

#第三世多杰羌佛 #世法哲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eyu06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